
国工级
查良芬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查良芬: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生于陶都宜兴,自小在泥凳边玩耍,把玩着紫砂泥长大,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对紫砂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7年毕业后进入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传统制作工艺,并且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后师从汪寅仙大徒弟吴亚亦制作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展览并屡次获奖,作品深受客户的喜爱。
李玉莲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1972生于宜兴市丁蜀镇,自幼受到紫砂艺术的熏陶,对紫砂壶艺情有独钟。
1992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专业学习紫砂造型设计与制作,1999年随紫砂国大师何道洪进修系统的学习紫砂制作。制壶技艺由此得到极大进步,其聪明好学,悉心钻研制壶之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严谨制壶风格,使其作品“工极而韵、紫玉蕴光”,取材自然,于情于意于器,生动传神,局部到整体无不展现自然之美,亦擅长传统手工制作,线条灵动畅快,洒脱之气点滴迸发。作品受到社会各界诸多藏家、玩家的追捧,极具收藏潜力。
周益芳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周益芳
1979年生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师从研高倪顺生老师,2012年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擅长花器与光素器的全手工制作与造型设计。以朱泥见长,精心研制朱泥特性8年,全手精心制作各种朱泥壶,终有所成。所制朱泥作品光润优雅,造型秀美,深得众多壶友的热爱。作品多次获奖,并被众多博物馆收藏。潜力新秀,深受藏家喜爱与推崇。
张黎强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张黎强,号曦云,工艺美术师,优秀青年陶刻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后在紫砂文化的熏陶下,特别中意于紫砂陶刻,美院毕业后,开始研究紫砂陶刻及制壶艺术。由于具有较好的美术功底,很快成为紫砂界新一代制壶及陶刻艺人。壶艺作品以光器为主,注重造型搭配追求平稳、流畅、创新、细腻、实用、美观等;装饰上以陶刻为主,用刀多变,富有书法韵味,深入钻研老一辈刀法,主张“刀随笔意”,尤其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的雕刻上有较深的造诣。其作品先后编入《陶魂》《宜陶人》《壶论》《宜兴当代陶艺名家集》《紫砂对话》等大型群书,博得国内外一致好评。
吴小琴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吴小琴,女,1966年生于陶都宜兴,2014年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84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二厂随名师学习制陶,曾得到过徐汉棠大师的精心指导,制陶技艺日臻成熟。1989年进二厂研究所工作,从事紫砂茶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从艺二十多年来,由于受紫砂艺术的熏陶和对砂壶造型的深刻理解,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功底扎实,技术全面,对光器的设计和制作颇有建树,尤其擅长朱泥壶和薄胎壶的制作。
作品深受国内外砂壶爱好者的好评和收藏。
王其明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王其明,1965年生于宜兴,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优秀陶艺家。青年时代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服役,司职坦克兵,驻扎于徐州。198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三厂研究所,师承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吴培林。二十多年来专注于光素器制作,作品形、气、神兼备,于“调砂”之道最有心得。个性偏重传统,创作理念上略微倾向于“复古”,一力钻研,复兴了古代流传下来的“调砂”法,有独得之秘,偏爱不进行深加工的原矿泥,取其朴实之质,调入粗砂,这种独特的原料配比导致的“古朴”和“不完美”正是其作品特色。王其明亦擅制细砂壶和普通紫砂壶,他尝试过各种泥料,唯独对粗砂配泥情有独钟,自2006年一直做到现在。调入粗砂(紫砂矿石研磨成的砂状颗粒)后的紫砂壶透气性极好,内含珠玑,外形顺滑,端庄、稳重,如军人一般有力,天生带有古拙的韵味。王其明喜欢野外旅行和亲近大自然,他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绝,选择没经过酸洗加工的泥料与他这种崇尚“自然”的天性很有关系。调入粗砂后壶体强度增加,难于刻绘。如需刻绘,则必由师傅吴培林操刀。王其明的作品将粗犷与秀润完美结合,外观清雅,内在充满力量,深受军旅出身的藏家喜爱。
谭晓燕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谭晓燕,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宜兴市陶逸轩工作室工艺美术师。 1970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1986年随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谭泉海学习紫砂陶刻艺术,198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一厂,师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鲍利安、周定华学习紫砂壶造型设计、制作,受益匪浅。1992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进修深造,期间亲沐张守智教授、杨永善教授等前辈大师的指导教诲,获益颇深。
沈晓平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沈晓平: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76年出出生宜兴,2013年国工。师从省大师、研高陈国良。所创作品在传统的技艺上力求变化创新,技法娴熟,工艺俊秀细腻。作品多次在国内名壶展览中荣获金奖并分别被广州博物馆和新疆博物馆收藏。
沈晓平,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宜兴市美术家协会会员。1976年出出生江苏宜兴,师从江苏省工艺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陈国良。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造型设计专业。所创作品在传统的技艺上力求变化创新,技法娴熟,工艺俊秀细腻。作品多次在国内名壶展览中荣获金奖并分别被广州博物馆和新疆博物馆收藏。
暗香壶——荣获得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秀竹壶——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清泉壶——2001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徐春花
职称
工艺美术师
简介
徐春花: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于1988应招进入紫砂工艺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元明学习紫砂壶的创作和成型工艺,在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探索创新过程中,其制壶技艺日渐成熟。作喜爱和收藏。
后来又幸得高级工艺师范永良先生的指点,在造型设计上有了进一步提高,主要擅长光器制作,其作品造型优美、线条明快、柔和,气势端庄稳重,风格清新雅致,富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作品更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工艺价值,同时许多作品也被各种紫砂专业刊物收录。在全国各种陶艺展评、展览中屡屡获奖。
洪华平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洪华平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1945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陶艺世家,从小喜爱陶艺,对陶艺有着天才般的悟性和独特的见解,多次参加行业内陶艺大赛并屡获奖项,无论是功力,或是品位,在紫砂界均享有很高的美誉,作品线条流畅,做工细腻,独特的蒯氏藏泥,造就魔幻版的色调,令其作品深受广大陶艺收藏者的青睐。其主要作品有"蒯氏石瓢"、"足鼎"、"珠圆玉润"壶等。"蒯氏石瓢"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足鼎"壶获2006年中国(东莞)国际茶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金奖。
陈志豪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陈志豪:1973年出身于江苏宜兴,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92年进紫砂五厂培训中心,从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顾美群,长期从事造型设计与创作,对光器制作有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002年6月《开片石瓢》荣获苏州博览会银奖,同年11月《凌韵壶》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展银奖,2004年9月《招财进宝》获太湖博览会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作品多次刊登于有关专业书籍,在国内各大城市壶展中有较高的评价,作品被多个国家地区收藏家收藏。2015年10月荣获首届“景舟杯”中级职称组铜奖。
赵信军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赵信军,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67年生于江苏宜兴制陶世家。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因作品功底扎实,新品叠出,经厂方考核选拔入陶瓷研究室专攻研紫砂技艺,其后又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理论培训,在陶瓷设计和创作上得到长足进步,表现手法渐趋成熟,尤其在花塑器方面更是信手拈来,得到业界前辈之肯定。
章杰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章杰,优秀青年陶艺家,1982年生于湖北武汉市,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陶瓷艺术专业。从艺十载,擅长方器创作。技艺深厚,构思独特,个人风格鲜明。2014年获全手工比赛二等奖,2015年获全手工比赛一等奖,2015年获首届“景舟杯”比赛金奖,并获得直升工艺师机会。
获得2016年宜兴市第十一届手工制陶大赛三等奖
许智萍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许智萍,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72年出生于蜀山脚下与“南街”(众多紫砂大师居住处)相距不远的木石村。1989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师从王小龙、高丽君夫妇,后入南京艺术学院深造。王小龙、高丽君均为一代陶艺大师朱可心先生的得意门生。王小龙是“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之子,家学渊源,又得朱可心真传。
多年来潜心于紫砂茶具制作,数得大师兄季益顺点拨,技艺益发精进。作品以花器见长,内涵深蕴,精工典雅,型用完备,深受国内外藏家和紫砂爱好者喜爱,是当今紫砂界中屈指可数、为人瞩目的陶艺新人。
太公(奶奶的父亲)张兰洲与蒋蓉同村(潜洛村人),天赋秉异,极有才华,既擅陶艺,又是医生、实业家,亦精篆刻。解放前在上海仿制日本进口的“汽油灯”,一度将日本产品驱逐出中国市场;专长于动物雕塑,制作的紫砂犀牛远销荷兰,受顾景舟、蒋蓉赞誉;他创立的“上海齿科厂”至今犹存。宜兴鲍达芝曾撰文称赞张兰洲的成就,称他为“杰出陶艺家”。可惜有“阿芙蓉”瘾,常对子女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赶快花花”,卒于衰弱。张兰洲的生平见于《宜兴县志》,其印章仍在许家。
吴建平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吴建平,江苏宜兴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吴越陶斋”主人。1984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承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彦,1986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培训班学习造型设计。作品继承明清传统手捏技法,质朴自然,格调高雅,神韵跃然,尤其所做石瓢壶博采众长,具有明显的风格,在壶艺界有“吴石瓢”之美称。他设计制作的“石瓢”壶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整个壶身呈梯形,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作品《阳羡古韵》、《掇球》、《凌花如意》、《石瓢》等作品在江苏陶艺展、当代紫砂名家收藏展和澳门艺术展上获银、铜奖,并被各大博物馆收藏。
赵丽娟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赵丽娟,女,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著名陶艺家,江苏省宜兴市紫砂村人(原名“上袁村”,20世纪90年代改名“紫砂村”)。1956 年出生于紫砂世家赵氏,曾祖父是清末民初紫砂名家赵松亭。
赵松亭,民国制壶名家,曾用名“友泉”,号“九龄”。16岁拜上袁村邵夫迁为师学习制壶,以“隐角竹鼓”壶成名。后拜吴月亭为师学习镌刻,与之成忘年莫逆之交。因常在家门前溪头东打稿,艺名“东溪”。光绪十九年受湖南巡抚吴大澂(音“成”,“澄”的古字)聘,至吴府仿制各种古陶瓷器两年,加“支泉”印于盖内。由此见识大增,萌发经营紫砂器的念头。光绪二十年,赵松亭物色制壶名工,在上袁村开办陶坊,为沪上客商订制茗壶。传为紫砂泰斗顾景舟之师的“储腊根”(细货高手,所制“牛盖洋桶”壶最出名。印款“储铭”)即为赵松亭延聘之客师。
赵丽娟自幼承袭家族技艺,1974年开始专业从事制壶。基本功扎实,善于全手工制作,亦能创制新型。
90年代进紫砂一厂,壶艺得到精进,在近三十年的制壶历程中,从古代名壶到当代大师的作品都作了仔细的研究,期间又进行多次艺术深造。对紫砂艺术有较深的认识,特别是对传统紫砂壶器型创作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在制壶过程中心追手摩,精心制作,时有精品问世,其作品以传统光器见长,深受藏家和壶艺爱好者的赏识。08年首次参加宜兴市全手工大赛自创作品《合欢提梁》获得二等奖。
蒋美珍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蒋美珍,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6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制陶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的侄女,自幼随姑姑学艺,得到蒋蓉大师的悉心指导,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摸索,创新,一创作花货见长,作品构思新颖,做工精良,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并且获奖,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并为国内外紫砂收藏家收藏,深得藏壶界朋友的喜爱和好评。
秦疆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秦疆,工艺美术师,上海紫砂协会会员。1975年生于贵州,自幼随父母来到陶都宜兴,受到当地紫砂文化的影响,对紫砂制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毕业后开始从事紫砂制壶,尤其擅长朱泥壶的制作。多年来对壶艺执着的追求,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紫砂壶造型设计及全手工制壶本领。
范泽洪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范泽洪,1967年生,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198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跟随邵新和先生学习陶刻艺术。为各大制壶名家的半成品进行陶刻装饰前,自己总忍不住先欣赏下。日积月累,连壶艺也触类旁通。在紫砂工艺二厂工作期间得到同事们的指点,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徐汉棠等,使其作品更加完美,在紫砂壶造型结构的创作及制作技巧上更进一步,形成独特风格。
范泽洪推崇“实用”。他认为不实用的花器充其量只是一个摆设,只有把装饰与实用结合起来才是一件好作品。范泽洪擅长制作光素器,亦擅长小花器。他的花器总是在要紧的位置做一些点缀,保留紫砂壶的实用特性。铁笔刻绘之余,范泽洪常用类似泥绘、融合雕刻的装饰手法。
范育君
职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范育君,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1973年出生于中国陶都江苏宜兴,在长期的壶艺氛围的浸染中产生浓厚兴趣,1991年学艺,集各家之所长,加以自身对壶艺的领悟,技艺日益精湛,擅长方器的设计与制作,注重形、气、神,追求刚柔兼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