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量:
李昌鸿
中文名:李昌鸿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宜兴
出生日期:1937.05.26
职 称: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代表作品:《九头竹简茶具》、《母与子》等
名家介绍
职称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紫砂界元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中文名:李昌鸿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宜兴
出生日期:1937.05.26
职 称: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代表作品:《九头竹简茶具》、《母与子》等
人物经历:
1937年生,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58年来历任:紫砂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熟知紫砂生产工艺全过程。 1984年,与沈遽华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成为当代紫砂首次在国际上荣获大奖。
李昌鸿于1955年10月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与夫人沈遽华均为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1958年起任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等职。1984年,由他设计、沈遽华制作的《九头竹简茶具》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1986年《丙寅大吉》组壶(合作)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2001年创作的《青玉四方》茶具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新作《母与子》方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华艺杯"银奖,同年《一衡茶具》(九件)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其中获奖作品还有 “丙寅大吉”、“九龙组壶”、“四方特奎壶”、“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批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一等奖。在行业中有"获奖大户"美誉。
大师为人厚道,谦虚好学,师德高尚。工作之余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早期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书籍;2002年编写《紫田耕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大师及夫人沈邃华女士从艺的主要创作精品及理论研究,对后人的学习很有启发。大师先后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理论功底扎实,有独到见解,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师在紫砂行业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尊师爱幼,不图虚名,其业绩被海内外许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鉴于对紫砂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业绩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
获奖荣誉:
1983年“异型花盆塑压成型新工艺”江苏省轻工业厅科技成果四等奖
1984年与沈蘧华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1986年和徐秀棠合作“丙寅大吉”荣获全国艺术陶瓷创作一等奖
1989年与沈蘧华合作“九龙组壶”荣获香港锦锋杯创作设计一等奖
1990年荣获中国轻工业部表彰“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年和蒋敖生、周志宣研制“紫砂乳白釉制品”荣获全国轻国业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1991年夫妇合作作品“五代文化组壶”被宜兴陶瓷公司评为设计二等奖
1991年“紫砂乳白釉制品”获江苏省第七届轻工优秀产品金奖
1991年和程辉、蒋敖生合作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紫砂陶器”获国家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1991年和程辉、蒋敖生合作起草“紫砂陶标准”获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与顾景舟、徐秀棠合作编写《宜兴紫砂珍赏》一书,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为当代紫艺宝典书籍
1992年与沈蘧华合作的“孔雀茶具”荣获山东淄博国际陶瓷艺术作品展评大奖
1993年与唐伯年、叶龙在耕合作的论文《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获全国硅酸盐理事会学术研讨论文二等奖
1993年与沈蘧华合作的“秦权壶”在国际陶瓷艺术作品交流展中荣获“火神”铜奖
1999年作品“高八方壶”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一等奖
1999年作品“方斗壶”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工艺绝活金奖
2000年“四方特奎”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0年1月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1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紫砂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2001年与沈蘧华合作的“仿宋提梁壶”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银奖
2001年作品“青玉四方茶具”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作品“母与子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2002华艺林”银奖
2002年作品“一衡茶具”荣获轻工联合会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2年参与吴山教授主编的《宜兴紫砂辞典》的编写工作
2002年12月与沈蘧华合著《紫田耕陶》、《紫苑笔谈》印刷出版
2003年荣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4年9月作品“运通提梁壶”获江苏省首届“大阿福奖”金奖
2005年与沈蘧华合作的“福禄寿三星提梁”获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在上海举办的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6年12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7年1月与沈蘧华合作“五朝文化”组壶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光博览会金奖
2008年与沈蘧华合作“五行组壶”荣获轻工业联合总会第十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合作“雍容”“华贵”荣获2010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1984年与沈蘧华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1986年和徐秀棠合作“丙寅大吉”荣获全国艺术陶瓷创作一等奖
1989年与沈蘧华合作“九龙组壶”荣获香港锦锋杯创作设计一等奖
1990年荣获中国轻工业部表彰“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年和蒋敖生、周志宣研制“紫砂乳白釉制品”荣获全国轻国业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1991年夫妇合作作品“五代文化组壶”被宜兴陶瓷公司评为设计二等奖
1991年“紫砂乳白釉制品”获江苏省第七届轻工优秀产品金奖
1991年和程辉、蒋敖生合作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紫砂陶器”获国家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1991年和程辉、蒋敖生合作起草“紫砂陶标准”获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与顾景舟、徐秀棠合作编写《宜兴紫砂珍赏》一书,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为当代紫艺宝典书籍
1992年与沈蘧华合作的“孔雀茶具”荣获山东淄博国际陶瓷艺术作品展评大奖
1993年与唐伯年、叶龙在耕合作的论文《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获全国硅酸盐理事会学术研讨论文二等奖
1993年与沈蘧华合作的“秦权壶”在国际陶瓷艺术作品交流展中荣获“火神”铜奖
1999年作品“高八方壶”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一等奖
1999年作品“方斗壶”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工艺绝活金奖
2000年“四方特奎”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0年1月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1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紫砂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2001年与沈蘧华合作的“仿宋提梁壶”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银奖
2001年作品“青玉四方茶具”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作品“母与子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2002华艺林”银奖
2002年作品“一衡茶具”荣获轻工联合会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2年参与吴山教授主编的《宜兴紫砂辞典》的编写工作
2002年12月与沈蘧华合著《紫田耕陶》、《紫苑笔谈》印刷出版
2003年荣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4年9月作品“运通提梁壶”获江苏省首届“大阿福奖”金奖
2005年与沈蘧华合作的“福禄寿三星提梁”获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在上海举办的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2006年12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7年1月与沈蘧华合作“五朝文化”组壶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光博览会金奖
2008年与沈蘧华合作“五行组壶”荣获轻工业联合总会第十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合作“雍容”“华贵”荣获2010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简介
上一篇
陈顺培
无
下一篇
相关产品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